“我没想到一次社会实践的成果能得到市领导和民政局的积极反馈,我们的调研如果在未来能让更多失能老人得到助浴服务,提升生活质量,这是我们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莫大光荣。”今年9月,来自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郭忠莹项目团队的一条关于完善助浴政策及服务的建议得到了上海市民政局的回复和采纳。
从实践调研成果转化为一项城市治理的“金点子”,为郭忠莹团队搭建平台的是由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今年主办的首届研究生“城市治理金点子”实践案例大赛。与郭忠莹一同参赛的,还有来自全校30多个院系单位的近100支项目团队、一千多名研究生。
12月17日,各支优秀项目齐聚一堂参与复旦大学研究生“城市治理金点子”实践案例大赛总结会。总结会上,四位优秀项目代表交流分享了各自的建议成果——
“有关老年人的洗浴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类养老场景下的重大难题。”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出现了带着专业工具上门为老人洗澡的助浴师,但助浴服务目前还属于小众行业,受到的关注不多。如何更好地通过助浴帮助失能老人找回清洁感、清爽感,这个问题引起了护理学院郭忠莹团队的兴趣。经过一系列的走访调研,她和团队成员针对助浴问题提出了扩大宣传渠道、加强政府监管、引入社会力量等建议。她表示,“我也希望以后能够在专业方向上进一步发展,参与到更多的相关项目中,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研究生吴斯关注到杨浦滨江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建设,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她和组员们深入学习政策文件,多次开展实地走访,对滨江儿童友好空间的配套设置建设、游乐设施设置、活动信息获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她提到,本次参赛经历对自己今后怎么样进一步促进应用与理论的结合、推动学科知识的转化给了很好的启发。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生武文佳在一次骑行调研的过程中关注到了黄浦滨江自行车道设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她的小组提出了建设滨江骑行小程序、完善自行车道指示标牌、加强道路安全管理等建议。武文佳表示,“金点子”无论大小,如果我们的建议真的能够被采纳,我们会为作为这座人民城市的一分子而觉得很自豪,“确实为上海做了些什么”。
1本民情札记、2条旅游线路、7张街区文化地图、32条建议、成员用脚步丈量杨浦区共计126公里……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研究生韩笑细数着她们的小组成果。小组关注到公共文化基础设置与青年归属感这一话题,在杨浦9个街区深入调研,从空间布局、文化内涵、商业模式、公共空间品质、街区内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凝练需求,并对各街区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优化特色街区建设,提升街区和青年联动活力。
现场,来自市民政局、黄浦区滨江办,以及杨浦区信访办、规资局、长白新村街道的工作人员与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推动金点子落地惠民。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表示,要紧扣“城之要者”善用“大思政课”。他表示,复旦大学推动思政课和现实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研究、调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城市进一步发展、更新的过程当中,把建议征集工作和思政大课建设更紧密结合起来。
上海市信访办副主任张俐蓉则称,通过人民建议征集,市民的金点子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让我们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因为他人的善意和智慧而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而“建议明星”中不乏青年人的身影。人民建议征集提供了从校内到校外、从书本到实践、切问“城之要者”的实践平台。
未来,复旦大学和市征集办还将继续深化合作,把“城市治理金点子”实践案例大赛打造成为推动校地合作、服务上海发展、培育时代新人的品牌项目,引导更多的青年学子在深入城市治理一线调研中上好“大思政课”,用专业所学服务上海城市治理,用一个个“金点子”结出惠民“金果子”,锻造发展“金钥匙”。